党建基地的简要介绍党建基地的简要介绍党建基地的简要介绍党建基地的简要介绍
““江南红村”地处浙江长兴县槐坎乡温塘村,存有江南抗战时期最完整、规模最大的新四军苏浙军区旧址群。新四军苏浙军区纪念馆内展有珍贵的历史照片和实物真实记录了当年粟裕、叶飞、刘先胜、钟期光等将军带领革命将士立下的卓著战功,以及新四军和百姓的浓浓鱼水之情——那时的民谣朗朗上口:吃菜要吃白菜心,当兵要当新四军。
中国文字博物馆教育培训基地,位于河南省安阳市人民大道东段656号。是经国务院批准的一座集文物保护、陈列展示和 一体的国家级专题博物馆,也是中国首座以文字为主题的博物馆。该馆是一组具有现代建筑风格和殷商宫廷风韵 群,由字坊、广场、主体馆、仓颉馆、科普馆、研究中心、交流中心等建筑组成,总占地143亩,总建筑面积34 入藏文物4123件,其中一级文物305件,涉及甲骨文、金文、简牍和帛书、汉字发展史、汉字书法史、少数民族 等多个方面。2007年11月29日,中国文字博物馆一期工程开工,2009年11月26日正式
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干部教育培训基地位于南昌市中山路中段380号,1956年12月开始筹建,1959年10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其所辖五处旧址(总指挥部、贺龙指挥部、叶挺指挥部、朱德军官教育团旧址和朱德旧居)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及党和国家领导人周恩来、朱德、董必武、贺龙、陈毅、彭真、江泽民、胡锦涛、吴邦国、贾庆林、吴官正、李长春等先后莅临视察。江泽民亲笔题词“军旗升起的地方”,陈毅亲笔题写馆名。八一起义纪念馆在国际国内均享有极高知名度,被誉为中国“军史第一馆”。
井冈山党员教育基地——大井朱毛旧居,大井村位于井冈山的西南面,距茨坪7公里。井冈山斗争时期,大井是毛泽东、朱德等领导人和红军开展革命活动的重要场所之一。这里有毛泽东和朱德、陈毅等人的旧居。 大井毛泽东旧居。1927年10月24日,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进驻大井村后,农民自卫军首领王佐主动腾出自己的兵营——一幢被称为“白屋”的白墙青瓦房屋,给毛泽东和工农军居住。毛泽东居住在此屋的东厢房内。这幢房屋曾经作为红军医院的医疗所。彭德怀、滕代远等人也曾经在这里居住和工作。 1929年1月底,国民党军向井冈
井冈山干部教育培训基地——朱毛会师广场纪念馆,朱毛会师纪念馆于1977年破土动工,1980年5月4日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该馆占地面积6789平方米,建筑面积3827平方米,主体建筑面积1827平方米。它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毛泽东和朱德会见旧址——龙江书院”连成一体。“井冈山会师纪念馆”馆标系谭震林题写。 朱毛会师纪念馆,是一座反映毛泽东和朱德率领的两支革命队伍,在党的领导下胜利会师、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专题陈列馆。类似这样的专题陈列馆,全国仅有三所。井冈山会师纪念馆共分六个展厅,即序室;引兵井冈
井冈山干部教育培训基地——茅坪八角楼教育基地,在1927年10月至1929年2月,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经常在八角楼居住和办公。在八角楼的清油灯下,毛泽东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两篇光辉著作,总结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斗争经验,阐明了中国革命发展的规律,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光辉思想。八角楼的灯光在茫茫黑夜里照亮了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现楼内陈列着毛泽东当年用过的大砚台、竹筒铁盏青油灯等物品。 在土地革命战争馆内,陈列着一盏轻便而简朴的小油灯
友情链接: 扬州拓展公司 扬州拓展训练 南京拓展训练
Coptyright © 2016-2019 版权所有 备案信息 苏ICP备17062616号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 尊艺旺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