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五天的延安红色主题党建活动圆满结束,在这五天的参观学习中,我们进行了延安党员党性教育,延安党员干部培训。在这五天的时间里,我们明白了什么是延安精神,他的实质内涵是什么,也让我们明白了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如何将延安精神发扬光大,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延安虽小,但是老一辈革命家,高瞻远瞩,做出了一个又一个关系到党和国家命运的重大决定。尤其是红军陕北会师后,仍然面临着国民党军队的追击和封锁。同时,中国也面临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顾全大局,以民族利益为重,不屈不挠,坚持大刀阔斧的对外政策,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倡导和推动第二次国共合作,最终建立起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奠定了抗日战争胜利的政治基础。延安和陕甘宁边区是红色政权的落脚点,也是中国革命的起点,也是中国人民抵抗侵略、抵抗日寇的起点。党领导全国人民浴血抗战,不仅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而且不断壮大了人民军队,革命队伍由长征后陕北会师的数万人发展到一百多万人。
当年的延安,物质极度匮乏,吃的是小米杂粮,野菜树根,住的是窑洞,但是我们党和国家的革命先辈们却在贫瘠的山沟里扎根,带领全国人民从胜利走向更大的胜利。我们共产党人就是这样,具有崇高的革命理想,坚定的政治信念,就是要消灭剥削和压迫,为劳动人民谋幸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抗战到底,建设一个崭新的中国。尤其在抗战后期,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以及国民党顽固派的“假抗日,真反共”政策,毛主席提出了“自力更生,丰衣足食”的口号,边区军民进行了大规模的生产运动,毛泽东同志的菜地,周恩来同志的纺车,朱德同志的扁担,都是领导人民同甘共苦,艰苦奋斗的真实生动的写照。这场伟大的生产运动,有很大的经济和政治意义,克服了边区军民自身生存的严重困难,普遍地改善了军民生活,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增强了人民的劳动意识和劳动纪律,进一步改善了党政军民关系,巩固了革命根据地,培养了大批的生产管理干部,在中国革命战争时期积累了经济建设的宝贵经验。
七十年弹指一挥间,当年苦难的日子早已过去,延安红色主题党建带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充满活力、生机盎然的新延安,这也是我们繁荣昌盛祖国的一个缩影。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十分自豪,我也将继续努力,将延安精神发扬光大,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