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不少地方大力开展“红色教育”“红色旅游”,利用周末,组织干部职工到基地参观考察,逐渐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有些干部身着红军服,脚穿草鞋,身着红军服装,融入情景中,体会当年红军的艰苦生活,对于激发个人的感恩之心和奋进之心,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图片1.jpg

西柏坡是世界著名的革命圣地。这一年年,中共中央指挥了三大战役,召开了著名的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同志向全党发出了“两个务必”的号召,要求我们的同志要有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要有艰苦奋斗的作风。共产党离开西柏坡、北平之前,毛泽东就把北平的进退比喻为“赶进京”,告诫大家不要退缩,要考好。在2013年的西柏坡之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面临的“追赶”任务还远远没有完成。大家都知道,9月西柏坡会议旧址,习近平强调了规章制度的重要性。

图片5.jpg

实际上,红色文化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和深远的吸引力,只有借助创新的传播方式和符合时代特征的表达方式,才能更有效地发挥其作用。在教育活动中红红火火,切忌走过场屡见不鲜,在网络和微信朋友圈里经常可以看到一些红红火火的旅游景点参观单位,下了车先拍集体照,合照后,部分人会离开,还有人会到附近的街区去玩。有的单位说是过来学习革命精神的,可是到了现场,却是拉横幅,摇党旗,摆姿势,拍拍照,算是“学”了。考察是为了更好地认识革命精神,如果仅仅走形式,不仅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会浪费资源,影响群众。

图片2.jpg

这里是西柏坡纪念馆,有两面锦旗和历史照片。戎冠秀骑着聂荣臻奖赏的枣骡,由二十多名战士护送回家,高高的锦旗上“弟兵的母亲”六个大字格外引人注目。另外一面锦旗上写着:淡黄绒毯绣有“大地回乡”五个大字,落款为“下盘松村民翻身队”。1947年,村名们来到这里,把它送给了西柏坡的中央委员会。两面锦旗,贯穿一条红线——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同心。

图片6.jpg

研究西柏坡精神,就是要发扬谦虚谨慎、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自律性,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绝大多数党员和干部,都以党的宗旨为指导,脚踏实地,锐意进取。然而,在成绩面前,有些党员干部骄傲自满,不思进取,贪图享乐,以权谋私,贪赃枉法,在群众中造成不良影。在这方面,我们应该吸取教训。切记两件事。增强忧患意识、宗旨意识、改进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是我们更加坚定的理想信念,要求我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始终牢记“两个务必”。

转载请标明文章出处: 红色党建的去处